【四海读报】2025.8.29固态电池系列之干法电极专题报告

固态电池系列之干法电极专题报告:革新技术,方兴未艾

报告原文阅读和下载

【夸克网盘】报告原文下载:【夸克网盘】 https://pan.quark.cn/s/fe42cc605010#/list/share/09daf08450f44e0dbb8af18154061ed9

链接:https://pan.quark.cn/s/fe42cc605010   提取码:j4Vv

【迅雷云盘】报告原文下载:【迅雷云盘】https://pan.xunlei.com/s/VOXJ23RJHhoECPL5FRrVathfA1

链接:https://pan.xunlei.com/s/VOXJ23RJHhoECPL5FRrVathfA1    提取码:umqb

报告在线阅读:20250829【MKList.com】固态电池系列之干法电极专题报告:革新技术,方兴未艾 | 四海读报

image

锂电池生产主要工序及分类

1. 一段话总结

东莞证券2025年8月发布的固态电池系列专题报告指出,干法电极作为无需溶剂、省去烘干与溶剂回收工序的新型电极制造工艺,虽面临材料混合均匀性与成膜一致性的技术难点,但凭借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约20% 、降低制造成本10%以上 及适配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优势,成为助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全固态电池已确立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的路线,国内外厂商计划2027年左右小批量生产,2025-2026年中试线将密集落地,催生纤维化设备(核心增量) 、干混机与辊压机(需迭代)的设备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1080亿元(CAGR超70%),建议重点关注先导智能、纳科诺尔等在干法电极设备领域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同时警惕产业化、技术及竞争风险。


2. 思维导图(mindmap)

image

 

3. 详细总结

一、报告基础信息

项目 内容
发布机构 东莞证券
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9日
分析师 黄秀瑜(SAC执业证书编号:S0340512090001)
风险等级 中高风险
核心聚焦 干法电极技术对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影响、设备需求及投资机会

二、干法电极技术核心内容

(一)干法电极工艺的定义与特点

image

  1. 工艺定义:无需液态溶剂,通过机械力将活性物质、导电剂、固态粘结剂(如PTFE)混合成干态粉体,经“干混+纤维化+辊压”制成电极的新型工艺,主流技术为粘结剂原纤化法(美国/中国/德国企业采用),静电喷涂法尚处实验室阶段。

  2. 核心优势

    • 性能提升:提高电极压实密度(如磷酸铁锂从2.30g/cm³→3.05g/cm³),电极厚度可达30μm-5mm,最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约20%
    • 成本降低:省去溶剂成本与高能耗工序,设备占地面积减少50%-70%,量产后降低电池制造成本10%以上(LGES称可降17%-30%);
    • 环保节能:无溶剂污染,无需处理VOC排放,能耗降低40%。
  3. 技术难点:无溶剂环境下,电极材料粉末混合均匀性差、成膜一致性不足,导致良品率较低,可能引发电池性能衰减或短路。

(二)与湿法工艺的对比
对比维度 湿法电极工艺 干法电极工艺
核心工序 制浆→涂布→干燥→溶剂回收→辊压 干法混合→纤维化→辊压
核心介质 液态溶剂(NMP、去离子水) 无溶剂(仅干态粉体)
粘结剂类型 溶剂型(PVDF、SBR) 固态型(PTFE、PEO)
能耗与环保 高能耗,需回收有毒溶剂 低能耗,无溶剂污染
电极厚度 受限(约160μm,厚易裂) 灵活(30μm-5mm)
技术成熟度 成熟 新兴技术
生产时长 长(干燥/回收耗时长) 短(工序简化)

三、干法电极与全固态电池的适配性

(一)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与量产规划
  1. 技术路线:我国确立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流路线(离子电导率最高、柔韧性好),中长期发展路径分三阶段:

    • 2025-2027年:第一代(200-300Wh/kg,石墨/低硅负极);
    • 2027-2030年:第二代(400Wh/kg、800Wh/L,硅碳负极,2027年小批量装车);
    • 2030-2035年:第三代(500Wh/kg、1000Wh/L,锂负极)。
  2. 量产规划:国内外主流厂商计划2027年左右小批量生产,2025-2026年中试线密集落地(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已推进)。

厂商 全固态电池量产规划
宁德时代 主攻硫化物路线,20Ah样品试制中,2027年小批量生产
比亚迪 2027年左右小批量装车,2030年后大规模上车
丰田 2026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2030年规模量产
三星SDI 2025年开发原型产品,2027年量产
(二)干法电极的适配价值
  1. 化学兼容性:硫化物电解质接触湿法溶剂(如NMP)会分解产生H₂S并衰减导电性能,干法无溶剂可杜绝副反应;
  2. 热稳定性:湿法烘干(>100℃)会导致硫化物电解质退化,干法无需高温,避免热损伤;
  3. 支撑量产:简化生产流程,提升效率,解决全固态电池规模化的成本痛点。

四、干法电极催生的设备需求

(一)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年份 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
2024年 40 1.6
2030年 1080 455 超70%(整体)、超150%(全固态)
(二)核心设备类型与升级方向
  1. 新增核心设备纤维化设备(占设备成本30%以上),用于将PTFE转化为纳米纤维网络,主流类型对比:

    设备类型 优势 劣势
    气流粉碎机 颗粒控制性强,粉体均匀性好 能耗高,设备成本高
    螺杆挤出机 生产效率高,粉体均匀性好 维护麻烦,材料适应性弱
    开炼机 材料适应性强,操作简单 生产效率低
  2. 需迭代设备

    • 干混机:需提升混合均匀性(优化桨叶)、精准温控(精度0.5℃内),避免粘结剂提前纤维化;
    • 辊压机:需提高压力、精度与压实密度,适配干法电极的高密度需求。
  3. 其他设备:分切机、制片机仅需适当改造,无需全新替换。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一)重点关注企业
股票代码 企业名称 核心优势 2025E PE 评级
300450 先导智能 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解决方案,与宁德时代合作 32.48 买入
832522 纳科诺尔 干法电极设备先发优势,交付头部主机厂高速宽幅设备 43.40 买入
688499 利元亨 交付国内头部企业首条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第三代干法设备适配多体系 124.74 未评级
301325 曼恩斯特 布局干法前段整线成膜技术,获宁德时代量产订单 53.42 增持
300457 赢合科技 推出第三代全固态干法电极工艺,覆盖七大核心技术 19.05 增持
(二)风险提示
  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技术不成熟、成本高可能延缓落地,影响设备需求;
  2. 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不及预期风险:干法设备精度不足、降本慢,阻碍技术推广;
  3. 技术路线变革风险:锂电池技术迭代快,若新路线替代干法,相关企业业绩受冲击;
  4.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传统锂电设备需求放缓,干法设备领域竞争加剧。

4. 关键问题

问题1:干法电极工艺为何能成为助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其核心优势如何解决全固态电池的量产痛点?

答案:干法电极成为关键技术的核心逻辑的是“性能适配+成本可控”,具体从三方面解决全固态电池量产痛点:

  1. 适配硫化物电解质特性:全固态电池主流的硫化物电解质对溶剂敏感(接触NMP会分解产生H₂S)、高温下易退化,干法电极无溶剂、无高温烘干工序,可完全规避这些问题,保持电解质的高离子电导率;
  2. 满足高能量密度需求:通过提高电极压实密度(如磷酸铁锂从2.30g/cm³提升至3.05g/cm³)和厚度(30μm-5mm),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约20%,契合全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的核心定位;
  3. 降低量产成本:省去溶剂成本与高能耗的烘干/回收环节,设备占地面积减少50%-70%,量产后可降低电池制造成本10%以上,解决全固态电池“成本高、难量产”的核心痛点。

问题2: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时间节点是什么?对应的干法电极设备需求将如何释放?

答案: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且设备需求将随节点逐步释放:

  1. 关键时间节点

    • 2025-2026年:中试线密集落地(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已推进),为2027年小批量生产做准备;
    • 2027年左右:国内外主流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丰田等)启动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 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第二代产品400Wh/kg)。
  2. 设备需求释放节奏

    • 2025-2026年(中试期):干法电极核心设备(纤维化设备、迭代后的干混机/辊压机)进入中试验证,订单初步落地;
    • 2027年(小批量生产期):设备完成产线验证,核心增量设备(纤维化设备)订单加速释放,市场规模快速提升;
    • 2030年(规模化期):设备需求进入爆发期,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1080亿元,其中全固态设备455亿元(CAGR超150%)。

问题3:在干法电极设备领域,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差异是什么?投资者应如何根据企业优势选择关注标的?

答案:干法电极设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聚焦“技术布局深度”“客户资源”“产品落地进度”,差异及选择逻辑如下:

  1. 企业优势差异

    • 先导智能(300450):优势在“整线方案能力”,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与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合作,适合关注“全产业链布局”的投资者;
    • 纳科诺尔(832522):优势在“先发技术”,是国内最早布局干法设备的企业之一,已交付头部主机厂高速宽幅设备,适合关注“技术先发优势”的投资者;
    • 利元亨(688499):优势在“落地能力”,已向国内头部企业交付首条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第三代干法设备适配多体系,适合关注“订单落地进度”的投资者;
    • 曼恩斯特(301325):优势在“前段工艺”,布局干法前段整线成膜技术,获宁德时代量产订单,适合关注“细分工艺突破”的投资者;
    • 赢合科技(300457):优势在“工艺迭代”,推出第三代干法电极工艺,覆盖七大核心技术,适合关注“技术迭代速度”的投资者。
  2. 选择逻辑:优先选择“技术成熟度高+客户资源优质+订单落地明确”的企业,如先导智能(整线方案+头部合作)、纳科诺尔(先发技术+设备交付),其次关注细分领域突破(曼恩斯特)或工艺迭代(赢合科技)的企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本文“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作者!
点赞14打赏作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