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业绩延续改善,向上拐点确立
报告原文阅读和下载
【迅雷云盘】2025.9月报告原文下载:【迅雷云盘】https://pan.xunlei.com/s/VOZ9wFimKIV-NJr2_0dAww72A1?pwd=i6mp#
【夸克网盘】2025.9月报告原文下载:【夸克网盘】 https://pan.quark.cn/s/51ad6dae1ed8
报告在线阅读:20250908【MKList.com】锂电池产业链2025年半年报业绩综述:Q2业绩延续改善,向上拐点确立 | 四海读报
1. 一段话总结
本报告为东莞证券2025年9月发布的锂电池产业链半年报业绩综述,维持行业“超配”评级。核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产业链实现营收5032.30亿元(同比+11.78%)、归母净利润401.05亿元(同比+29.08%),显著扭转过去两年业绩下滑趋势;Q2延续增长,营收2678.64亿元(同比+11.05%、环比+13.81%)、归母净利润217.65亿元(同比+30.49%、环比+18.68%),业绩向上拐点确立。细分环节中,除隔膜(净利润同比-98.63%)外均实现盈利,正极(+164.02%)、其他材料(+129.91%)净利润增速领先;锂电池环节净利润占比超80%,资本开支同比+31.72%(优质产能紧张)。下游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旺季与储能高需求支撑行业,叠加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建议关注头部及技术领先企业,警惕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风险。
2. 思维导图(mindmap)
3. 详细总结
一、核心业绩:2025H1与Q2持续增长,拐点确立
1. 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扭转下滑趋势)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营收、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与现金流同步改善,具体数据如下表:
指标 | 2025H1数据 | 同比变化 | 关键亮点 |
---|---|---|---|
营收 | 5032.30亿元 | +11.78% | 锂电池出货776GWh(+68%)带动上游材料增长 |
归母净利润 | 401.05亿元 | +29.08% | 显著扭转2023-2024年同期下滑趋势 |
扣非净利润 | 343.09亿元 | +30.37% | 成本控制与信用减值减少支撑 |
毛利率 | 18.66% | -0.95pct | 价格下行压力仍存,但跌幅减缓 |
净利率 | 8.27% | +0.88pct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
经营现金流净额 | 739.47亿元 | +57.05% | 企业加强回款,各环节现金流均为正 |
资本开支 | 606.31亿元 | +2.40% | 结构性分化,锂电池环节转增31.72% |
2. 2025Q2业绩(连续两季同环比增长)
Q2延续增长态势,营收、净利润环比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
指标 | 2025Q2数据 | 同比变化 | 环比变化 | 关键亮点 |
---|---|---|---|---|
营收 | 2678.64亿元 | +11.05% | +13.81% | 下游需求旺季临近,订单交付加快 |
归母净利润 | 217.65亿元 | +30.49% | +18.68% | 连续两季同环比增长,拐点确立 |
毛利率 | 18.89% | -0.74pct | +0.50pct | 价格触底,环比修复 |
净利率 | 8.39% | +0.73pct | +0.26pct | 费用控制见效 |
经营现金流净额 | 415.70亿元 | +60.34% | +28.39% | 与营收、净利润变动趋势一致 |
存货余额 | 2325.25亿元 | – | +7.51% | 企业预期好转,库存小幅回升 |
二、细分环节表现:分化显著,正极/其他材料领涨
1. 2025H1各环节业绩对比
除隔膜外,其他环节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正极、其他材料增速领先,具体如下表:
环节 | 2025H1营收(亿元) | 营收同比 | 2025H1归母净利润(亿元) | 净利润同比 | 核心原因 |
---|---|---|---|---|---|
锂电池 | 2862.55 | +9.81% | 335.24 | +27.60% | 出货量增长,优质产能利用率达90% |
正极 | 1042.93 | +9.57% | 9.80 | +164.02% | 磷酸铁锂出货161万吨(+68%),价格企稳 |
负极 | 332.17 | +19.23% | 24.63 | +35.32% | 人造石墨低端价格上涨10.53% |
电解液 | 189.96 | +21.65% | 6.09 | +24.68% | 出货87万吨(+45%),成本下降 |
隔膜 | 76.61 | +19.02% | 0.07 | -98.63% | 湿法隔膜价格跌6.25%,恩捷股份亏损 |
其他材料 | 311.10 | +34.84% | 12.00 | +129.91% | 新型材料(如复合集流体)放量 |
锂电设备 | 216.98 | +1.62% | 13.23 | +24.34% | 先导智能应收账款收回,减值转回 |
2. 资本开支:锂电池环节独增,优质产能紧张
- 整体趋势:2025H1产业链资本开支606.31亿元(同比+2.40%),呈现“锂电池独增、其他缩减”的结构性特征;
- 锂电池环节:资本开支364.92亿元(同比+31.72%),其中70%增量来自宁德时代(资本开支202.13亿元,+46.15%),其产能利用率达90%,优质产能供应紧张;
- 其他环节: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锂电设备资本开支同比均缩减,反映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企业聚焦现有产能优化。
三、价格与库存:跌势减缓,库存回升
1. 2025H1产业链价格变动
上半年多数材料价格跌势减缓,部分品种企稳回升,具体如下表:
环节 | 品种 | 2025/1/1价格 | 2025/6/30价格 | 2025H1变动 | 关键趋势 |
---|---|---|---|---|---|
锂盐 | 碳酸锂(万元/吨) | 7.58 | 6.19 | -18.34% | 价格仍下行,但跌幅收窄 |
正极 | 三元523(万元/吨) | 10.15 | 11.35 | +11.82% | 需求回暖,价格回升 |
负极 | 人造石墨低端(万元/吨) | 1.90 | 2.10 | +10.53% | 低端需求稳定,价格上涨 |
电解液 | 六氟磷酸锂(万元/吨) | 6.25 | 5.17 | -17.28% | 产能过剩,价格仍跌但环比降幅收窄 |
隔膜 | 湿法(元/㎡) | 0.80 | 0.75 | -6.25% | 竞争加剧,价格承压 |
电芯 | 方形铁锂(元/Wh) | 0.35 | 0.31 | -11.43% | 下游压价,价格下行 |
2. 库存情况
- 存货周转率:2025H1为1.89次(同比-0.07次),基本稳定;
- 库存余额:截至2025Q2末,产业链存货2325.25亿元(环比+7.51%),占总资产10.49%(环比+0.42pct),企业悲观预期修复,库存小幅回升;
- 环节分化:除电解液(环比-4.70%)外,锂电池(+12.40%)、锂电设备(+6.59%)等环节库存均上升,反映对后市需求信心增强。
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投资建议(聚焦头部与技术领先企业)
推荐三大方向,重点标的如下表:
推荐方向 | 重点标的 | 核心逻辑 |
---|---|---|
产业链头部企业 | 宁德时代(300750)、亿纬锂能(300014) | 出货量领先,优质产能利用率高,业绩修复确定性强 |
材料技术领先者 | 天奈科技(688116)、当升科技(300073) | 单壁碳纳米管、新型正极材料技术先发,受益固态电池 |
锂电设备龙头 | 先导智能(300450)、利元亨(688499) | 布局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订单弹性大 |
隔膜/电解液龙头 | 星源材质(300568)、天赐材料(002709) | 成本控制能力强,行业出清后份额提升 |
2. 风险提示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消费或储能需求转弱,导致锂电池出货增速放缓;
- 固态电池产业化滞后:技术难题未突破,材料/设备迭代进度慢于预期;
- 市场竞争加剧:落后产能出清缓慢,价格战压缩企业利润;
- 原材料价格波动:锂、钴等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成本稳定性;
- 贸易摩擦升级:海外政策限制中国电池出口,削弱成本优势。
4. 关键问题
问题1: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净利润同比增长29.08%,显著扭转过去两年下滑趋势,核心驱动因素有哪些?各细分环节中,正极(+164.02%)和其他材料(+129.91%)增速远超其他环节,其高增长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产业链整体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 需求端爆发:2025H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68%),动力电池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旺季预期,储能电池受可再生能源配储驱动需求高增,带动上游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材料出货量同比+37%-68%;
- 成本与费用控制:产业链期间费用率9.70%(同比-1.9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35pct)、财务费用率(-0.70pct)降幅显著;信用减值损失-11.29亿元(同比减少5.20亿元),主要因先导智能应收账款收回导致锂电设备环节减值转回;
- 价格跌势减缓:三元523正极(+11.82%)、人造石墨低端(+10.53%)等品种价格企稳回升,碳酸锂、湿法隔膜等价格跌幅收窄,缓解毛利率压力。
2. 正极与其他材料高增长的具体原因
-
正极环节(+164.02%):
- 需求结构优化:磷酸铁锂正极出货161万吨(同比+68%),占正极总出货77%,受益于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三元523正极价格同比+11.82%,带动盈利修复;
- 减值减少:正极环节资产减值损失-7.16亿元(同比减少3.59亿元),因价格回升减少存货跌价计提。
-
其他材料环节(+129.91%):
- 新品放量:复合集流体、单壁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进入产业化初期,出货量快速增长(如天奈科技单壁碳纳米管营收同比+50%+);
- 业务拓展:部分企业切入储能配套材料(如储能专用电解液添加剂),打开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同比+34.84%(产业链最高)。
问题2: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环节资本开支同比+31.72%,而其他环节均缩减,这种“结构性资本开支”反映行业当前何种格局?对未来1-2年产业链竞争态势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1. 反映的行业格局
- 整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稀缺:过去两年产业链资本开支持续缩减,2025H1除锂电池外其他环节仍缩减,反映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如隔膜环节利用率60%-70%);但锂电池环节(尤其是龙头)产能紧张,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90%,资本开支同比+46.15%,凸显优质产能(技术领先、成本低)供需失衡;
- 行业分化加剧:锂电池环节集中度提升,CR3超60%,龙头通过扩产巩固优势;正极、负极等环节中小企业产能出清,头部企业(如当升科技、璞泰来)聚焦技术升级而非规模扩张;
- 技术驱动转型:锂电池环节资本开支主要投向固态电池中试线、高能量密度电芯产线,其他环节缩减低附加值产能,转向新型材料研发(如固态电解质、硅基负极)。
2. 对未来1-2年竞争态势的影响
-
锂电池环节:龙头优势扩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通过产能扩张(2025H1宁德扩产20GWh)进一步提升市占率,中小企业因资金、技术劣势难以参与竞争,行业CR5或从当前65%升至75%+;
-
材料环节:
- 正极/负极:头部企业(当升科技、璞泰来)通过技术迭代(如富锰正极、硅碳负极)抢占高端市场,中小企业聚焦中低端,价格竞争趋缓;
- 隔膜/电解液: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如隔膜行业淘汰50亿平低端产能),头部企业(星源材质、天赐材料)份额提升,毛利率修复至15%-20%;
-
设备环节:先导智能、利元亨等布局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向头部集中,中小企业因缺乏技术储备面临淘汰,行业CR3或超80%。
问题3:报告指出“业绩向上拐点确立”,结合2025Q2数据及下游需求,如何判断这一拐点的可持续性?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哪些指标验证拐点延续性?
答案:
1. 拐点可持续性判断
-
需求端支撑:
- 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旺季来临,9-12月动力电池需求预计同比+40%+,国内主流车企(比亚迪、小鹏)8月销量同比+0%-169%,带动锂电池出货;
- 储能:全球储能锂电池需求2025年预计达300GWh(同比+50%),新型数据中心配储、海外户用储能驱动需求高增;
-
盈利修复延续:
- 价格端:碳酸锂价格6.19万元/吨(Q2环比-17.02%),跌势接近底部,2025Q3或企稳回升;三元正极、负极价格已回升,带动材料环节毛利率修复;
- 成本端:锂、钴等原材料价格趋稳,企业成本压力缓解,Q2锂电池环节净利率12.26%(环比+0.26pct),预计Q3进一步提升至13%+;
-
政策与技术催化: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宁德时代2026年量产半固态电池),带动材料(固态电解质)、设备(干法电极设备)需求,提供增量空间。
2. 重点关注的验证指标
-
需求类指标:
- 月度锂电池出货量:若Q3单月出货超140GWh(同比+30%+),验证需求旺季;
- 动力电池装机量:国内装机量同比增速维持35%+,海外装机(如欧洲、东南亚)同比+50%+,反映全球化布局成效;
-
盈利类指标:
- 各环节毛利率:正极毛利率回升至10%+、负极至23%+、电解液至16%+,证明价格修复可持续;
- 龙头企业净利润增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Q3净利润同比+30%+,验证业绩延续性;
-
库存与资本开支:
- 库存周转率:维持1.8-1.9次,避免库存积压;存货余额环比增速<10%,反映供需平衡;
- 锂电池环节资本开支:持续同比+30%+,证明龙头对未来需求信心,而非短期补库存。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