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加速出海,智元开源GO~1大模型
【在线阅读报告】四海报告中搜索 https://report.mklist.com
【迅雷云盘下载】2025.9月报告原文下载:【迅雷云盘】https://pan.xunlei.com/s/VOZ9wFimKIV-NJr2_0dAww72A1?pwd=i6mp#
【夸克网盘下载】2025.9月报告原文下载:【夸克网盘】 https://pan.quark.cn/s/51ad6dae1ed8
1. 一段话总结
国金证券2025年9月28日发布的具身智能行业研究指出,辅助驾驶与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核心方向,景气度加速向上:辅助驾驶领域,小马智行获迪拜Robotaxi路测许可并开启路测,文远知行助力Grab在新加坡推出Ai.R自动驾驶项目,奇瑞上市且地平线作为基石投资者深化智驾合作,高阶智驾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15%;人形机器人领域,智元机器人开源全球首个ViLLA架构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斩获首张人形机器数据集CR认证,领益智造获头部客户百余台整机组装订单,丝杠加工技术升级推动成本向2万美金目标靠近。投资上,辅助驾驶推荐华为系/理想等整车厂及地平线(芯片)、禾赛科技(激光雷达),机器人关注特斯拉/智元/华为供应链及灵巧手(触觉传感器)、电机(钐铁氮磁材)、PEEK材料等技术迭代方向,同时提示行业竞争、产销量及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2. 思维导图(mindmap脑图)
3. 详细总结
一、报告基础信息
项目 | 内容 |
---|---|
报告名称 | 具身智能行业研究:Robotaxi加速出海,智元开源GO-1大模型 |
发布机构 | 国金证券 |
发布时间 | 2025年9月28日 |
核心逻辑 | 具身智能以辅助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方向,ROBO+赛道重塑汽车产业链,推荐两条主线投资机会 |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汽车/电动车产销量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 |
二、辅助驾驶:景气度加速向上,Robotaxi与高阶智驾双轮驱动
1. 本周关键事件(2025年9月)
事件主体 | 事件内容 | 核心意义 |
---|---|---|
小马智行 | 获迪拜Robotaxi路测许可,首批车辆开启路测 | 2026年实现迪拜全无人驾驶商业化奠定基础 |
文远知行 | 1. 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2. 助力Grab在新加坡推出Ai.R自动驾驶项目 | 1. 吸引机构投资,强化全球信用;2. 东南亚Robotaxi里程碑 |
奇瑞汽车 | 港交所上市,地平线作为基石投资者 | 深化双方智驾合作,加速辅助驾驶规模化落地 |
2. 行业核心逻辑
- 渗透率爆发: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预计达15%(较2024年翻倍),核心驱动因素为成本下降(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成本降幅超30%)、20万以上车型逐步标配智驾系统;
- 技术方向:端到端技术方案落地,整车厂在数据、场景、硬件整合能力上优于第三方供应商,华为系、理想、小米等厂商竞争优势显著;
- Robotaxi拐点:小马智行(迪拜)、文远知行(新加坡)海外落地加速,国内商业化试点扩大,2026年有望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
3. 推荐标的
细分赛道 | 推荐标的 | 核心优势 |
---|---|---|
整车厂 | 华为系(赛力斯/江淮/北汽蓝谷)、理想汽车、小米集团 | 具备智驾数据、场景及硬件整合能力 |
智驾芯片 | 地平线 | 大算力芯片龙头,适配多品牌车型 |
激光雷达 | 禾赛科技、速腾聚创 | 产品性能优、成本优势显著 |
光学器件 | 舜宇光学、宇瞳光学 | 摄像头镜头/CMOS芯片市占率领先 |
传感器清洗 | 传感器清洗系统领先公司 | 适配高阶智驾传感器维护需求 |
三、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加速,供应链“门票行情”凸显
1. 本周关键事件(2025年9月)
事件主体 | 事件内容 | 核心意义 |
---|---|---|
智元机器人 | 1. 开源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全球首个ViLLA架构);2. 获首张人形机器数据集CR认证;3. 成立梁元创新科技公司 | 1. 降低具身智能技术门槛;2. 推动数据集标准化;3. 拓展AI与半导体业务 |
领益智造 | 获行业头部客户百余台整机组装订单,推进具身机器人场景落地及技工培训学校建设 | 从零部件向整机组装延伸,深化场景应用 |
优必选 | 与云智汇签全球战略合作协议,2025-2027年推进机器人研发/制造/交付 | 分工明确(优必选研发、云智汇销售),加速全球化 |
福莱新材 | 携第二代柔性传感器亮相全球人形机器人论坛,适配灵巧手/人形机器人 | 突破机器人精细操作与环境适应瓶颈 |
2. 行业核心逻辑
-
成本下降:丝杠加工技术(冷锻工艺)升级,机器人成本向2万美金目标靠近,推动商业化落地;
-
技术迭代:
- 灵巧手:触觉传感器技术迭代(电阻式/视触觉),用量较2024年提升50%+;
- 电机:新型磁材(钐铁氮)进入0-1阶段,功率密度提升20%;
- 材料:PEEK材料从丝杠保持架向其他部件延伸,替代传统钢材降本30%;
-
供应链机会:
- 特斯拉链:最快进入小批量阶段,2025H2各环节定点落地,关注触觉传感器、谐波减速器;
- 智元链:垂直商业模式重构,关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DM(如宁波华翔);
- 华为链:聚焦下游垂直场景(制造/物流)落地,关注协作机器人。
3. 核心零部件企业进展
企业名称 | 商业化进展 | 产品边际突破 |
---|---|---|
领益智造 | 获头部客户百余台整机组装订单 | 实现“零部件+整机组装”全链条服务 |
福莱新材 | 与多家灵巧手/机器人公司合作 | 第二代柔性传感器实现“真柔性+全曲面+三维力” |
长盈精密 | 累计交付人形机器人结构件超8000万元 | 供应料号超400个,覆盖核心结构件 |
金力永磁 | 电机转子及磁材小批量交付 | 成立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聚焦技术迭代 |
豪能股份 | 部分减速机产品批量供货 | 开发高精密行星/摆线减速机,适配人形机器人 |
四、投资建议
1. 辅助驾驶板块
-
主线逻辑:高阶智驾“1-N”渗透+Robotaxi“0-1”突破,核心零部件需求爆发;
-
重点推荐:
- 整车厂:华为系(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理想汽车、小米集团;
- 零部件:地平线(智驾芯片)、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舜宇光学(光学器件)。
2. 人形机器人板块
-
主线逻辑:供应链“门票行情”+技术迭代(灵巧手/电机/PEEK);
-
重点推荐:
- 本体:特斯拉、Figure、华为、智元机器人;
- 零部件:福莱新材(触觉传感器)、金力永磁(电机转子)、宁波华翔(智元ODM)。
4. 关键问题
问题1:辅助驾驶领域中,端到端技术方案落地为何会让整车厂竞争力优于第三方供应商?当前哪些整车厂在该技术方向上具备明显优势?
答案:端到端技术方案下整车厂竞争力更强的原因及优势企业如下:
-
核心原因:
- 数据闭环优势:端到端技术依赖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模型,整车厂直接掌握用户驾驶数据(如车速、路况、操作习惯),可快速迭代模型;第三方供应商需依赖整车厂授权数据,存在数据延迟或不完整问题;
- 硬件整合能力:端到端方案需智驾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车身控制系统深度协同,整车厂可基于自研车型优化硬件适配(如华为系车型的传感器布局),第三方供应商需适配多品牌车型,兼容性难度高;
- 场景定义能力:整车厂更了解用户需求(如城市通勤、高速巡航),可针对性开发场景功能(如理想汽车的“城市NOA”),第三方供应商方案多为通用型,难以满足差异化需求。
-
优势整车厂:
- 华为系(赛力斯、江淮、北汽蓝谷):依托华为ADS 3.0端到端方案,数据迭代速度行业领先,2025年高阶智驾车型销量预计超50万辆;
- 理想汽车:聚焦家庭用户场景,端到端方案优化“高速+城市”双场景体验,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目标达80%;
- 小米集团:结合手机端AI大模型能力,端到端方案实现“人车家”协同,首款车型SU7智驾版订单超10万辆。
问题2:智元机器人开源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ViLLA架构)对人形机器人行业有何影响?该模型相比传统VLA架构的核心技术突破是什么?
答案:GO-1大模型的行业影响及核心技术突破如下:
-
对行业的影响:
- 降低技术门槛:全球开发者可免费使用ViLLA架构模型,无需从零搭建算法框架,中小机器人企业研发周期缩短60%,加速行业技术普及;
- 推动标准化:模型开源促进行业形成统一的“视觉-语言-动作”交互标准,避免碎片化研发,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 加速场景落地:模型支持多模态输入(视觉/力觉/语言),可快速适配制造、物流等场景,推动机器人从“单一操作”向“通用协作”升级。
-
核心技术突破(ViLLA vs 传统VLA):
- 架构创新:传统VLA架构为“视觉-语言-动作”直接映射,存在语义鸿沟(如语言指令与机器人动作不匹配);ViLLA引入隐式动作标记(Latent Planner),通过预测中间动作状态,弥合图像-文本输入与实际动作的差距,使机器人更精准理解人类意图(如“拿起杯子”指令可分解为“定位-抓取-抬起”连贯动作);
- 多模态协同:ViLLA的VLM层基于InternVL-2B构建,可同时处理多视角视觉图片、力觉信号(如抓取力度),传统VLA多聚焦视觉单一模态,复杂场景适应性弱;
- 动作精度提升:Action Expert层基于扩散模型,可生成高频率(50Hz)、高精度(±0.1mm)连续动作序列,传统VLA动作频率多低于30Hz,精细操作(如拧螺丝)误差较大。
问题3: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中,“门票行情”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当前特斯拉、智元、华为三大供应链各自的竞争优势及投资关注点有何差异?
答案:“门票行情”的核心逻辑及三大供应链差异如下:
-
“门票行情”核心逻辑: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头部本体厂商(特斯拉、智元、华为)的供应链准入门槛高(技术认证严格、产能优先保障),一旦成为核心供应商,将长期享受订单红利(如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计带动供应链营收增长5-10倍),因此“获取头部厂商订单”成为关键“门票”,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将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
三大供应链差异:
供应链类型 竞争优势 投资关注点 特斯拉链 1. 量产进度最快(2025H2小批量,2026年规模化);2. 技术标准行业标杆(如丝杠冷锻工艺) 1. 触觉传感器(如福莱新材);2. 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3. 高功率密度电机(钐铁氮磁材) 智元链 1. 垂直商业模式(自研大模型+本体+场景);2. 开源生态吸引开发者,需求快速迭代 1.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DM(如宁波华翔);2. PEEK材料(丝杠保持架替代);3. 数据集服务商(智元认证合作方) 华为链 1. 聚焦工业场景(制造/物流),需求确定性高;2. 华为云R2C协议协同生态 1. 协作机器人(适配工业场景);2. 云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华为云合作伙伴);3. 精密结构件(如长盈精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