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缓出清,周期慢企稳
【原报告在线阅读和下载】:20251009【MKList.com】A股锂矿行业2025半年报梳理分析:行业缓出清,周期慢企稳 | 四海读报
1. 一段话总结
本报告(2025年10月9日发布,分析师张斯恺、白紫薇)对A股12家锂矿企业(含天齐锂业、中矿资源、盛新锂能等)2025半年报梳理分析,指出2025Q2锂价持续探底至6万元/吨、锂盐产量增速放缓(同比+4%)、库存高位(超15万吨);业绩层面,企业以量补价实现营收同比+3%,但受毛利润减少与存货减值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9%,毛/净利率分别为22.36%/9.13% 且毛利率出现反转趋势,四费费用同比降16.3%至22.87亿元,资本开支处于磨底期(Q2 41亿元,同比-8%),偿债能力维持稳定;同时发现中资企业主动减产意愿低、业绩承压能力强、资本开支放缓,预计锂矿周期拐点逐步接近,风险提示集中于锂价低迷与资产减值。
2. 思维导图(mindmap)
3. 详细总结
一、报告基础信息
项目 | 内容 |
---|---|
报告类型 |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有色金属) |
发布时间 | 2025年10月9日 |
评级 | 看好 |
分析师 | 张斯恺(登记编码:S0950523110002)、白紫薇(登记编码:S0950525040001) |
样本企业 | 12家,包括天齐锂业、中矿资源、盛新锂能、雅化集团、融捷股份、永兴材料、江特电机、盐湖股份、藏格矿业、西藏矿业、天华新能、华友钴业 |
分析维度 | 价格、产量、库存(市场端);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四费费用、资本支出、偿债能力(业绩端) |
二、市场端核心数据(2025年上半年,重点Q2)
1. 价格:Q2探底,Q3反弹
- Q2表现:供过于求+减产不及预期,锂价持续下行,电池级碳酸锂从7.4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Q2均价6.53万元/吨,环比下降13.89%。
- Q3转折:受江西8处锂矿矿权问题(要求9月30日前编制储量核实报告)引发停产预期,叠加储能订单超预期增长,锂价迎来反弹。
2. 产量:增速放缓,结构分化
-
整体产量:2025Q2中国锂盐产量29.9万吨,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0%,增速下滑因新项目投产减少。
-
结构变化:氢氧化锂受三元电池需求下降影响,占比持续下滑,2025Q1、Q2产量分别为6.68万吨、7.54万吨,占比均为25%(2022年占比达49%)。
-
下半年展望:
- 盐湖端:青海汇信2万吨碳酸锂项目6月投产,盐湖股份4万吨项目9月底试车,盐湖产量预计创新高。
- 云母端:宁德时代采矿证到期,其他企业面临矿证不确定性,江西地区增速低。
- 辉石端:天齐锂业江苏3万吨氢氧化锂、雅化集团雅安3万吨锂盐项目下半年落地,四川/江苏产量正增长。
3. 库存:Q2高位,Q3去库
- 社会库存:2025Q2受宁德复产、美国关税扰动,市场接货低迷,锂盐库存维持15万吨以上;7-8月“金九银十”备货启动,库存向下游流动,8月底降至13.94万吨。
- 企业库存:2025H1上市公司存货价值量同比增加,部分企业因低价库存计提存货减值(如盛新锂能计提4.38亿元)。
三、业绩端核心数据(2025年上半年,重点Q2)
1. 营业收入:以量补价,稳定增长
指标 | 2025Q2表现 | 2025H1锂盐业务表现 | 关键说明 |
---|---|---|---|
样本企业总营收 | 353.6亿元,同比+3%,环比+11% | 145.0亿元,同比-42.9% | 总营收增长受益于钾肥、镍钴等产品价格企稳;锂盐营收下滑因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同比跌38.4% |
头部企业表现 | 天华新能、天齐锂业等锂盐加工产能大企业,营收居第一梯队 | – | 锂盐营收与销量高度相关,产能优势决定营收规模 |
2. 归母净利润:受减值拖累,同比下滑
-
整体表现:2025Q2样本企业归母净利润共计32.27亿元,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7%;上半年受资产计提影响小,Q2环比变化平稳。
-
企业分化:
- 盈利较好:盐湖类企业(成本优势)、华友钴业等多产品企业。
- 亏损严重:锂矿自给率低或用非洲矿的企业,如盛新锂能Q2净利润-6.86亿元(毛利润降1.04亿+存货减值4.38亿)、天华新能Q2-1.59亿元(资产减值0.98亿+信用减值0.72亿)、中矿资源Q2-0.46亿元(毛利润降0.98亿+减值0.45亿)。
- 子公司亏损:盛新锂能Max Mind(-1.65亿)、中矿(香港)(-2.2亿)、雅化集团KMC(-1.75亿)。
3. 毛利率&净利率:毛利率反转,盈利好转
- 2025Q2数据:毛利率22.36%,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净利率9.13%,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
- 核心结论:毛利率结束连续下跌趋势,实现环比反转;净利率虽环比降,但高于2024年全年水平,锂盐板块逐步脱离盈利探底阶段。
- 企业差异:盐湖类企业凭借成本优势,盈利能力显著高于辉石、云母类提锂公司。
4. 四费费用:管控到位,下降空间收窄
- 整体规模:2025Q2样本企业四费费用(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共计22.87亿元,同比减少16.3%,环比减少5.9%;费用率6.47%,同比降1.5个百分点,环比降1.1个百分点。
- 费用结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6.3%、58.3%、22.7%、12.7%,管理费用(同比降10%、环比降3%)和财务费用(同比降32%、环比降46%)是费用率下降主因。
- 未来空间:销售、管理费用已降至低位,下降空间所剩无几;财务费用受汇率、利息影响大,难以精准预测。
- 优秀企业:永兴材料、天齐锂业、盐湖股份费用控制较好,尤其是海外业务少的企业(如永兴材料、盐湖股份)管理费用率低、财务费用少。
5. 资本支出:周期磨底,增速放缓
- 整体规模:2025H1样本企业资本开支共计115亿元,同比增加7%,但较2022-2023年增速显著放缓;2025Q2资本开支41亿元,同比减少8.0%,符合周期底部支出预期。
- 头部动向:天齐锂业(格林布什三期选矿厂、雅江锂辉石采选一期等)、华友钴业(镍钴及前驱体项目)维持较高资本开支,中小企开支收缩。
6. 偿债能力:总体稳定,杠杆安全
- 核心指标:2024年样本企业加权平均现金比率0.64(同比降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26.25%(同比降0.55个百分点),流动性压力大于资本结构压力,但总体杠杆处于安全区间。
- 企业差异:永兴材料、盐湖股份表现突出,现金比率远高于同行,2025Q2资产负债率同比分别降低4.47个百分点、10.45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充沛,短期偿债能力强。
四、产业三大核心变化
- 中资企业主动减产意愿超低:2025Q2锂价跌至6万元/吨,部分控股非矿企业矿石端净亏损(如盛新Max Mind、中矿香港、雅化KMC),但上市公司仅通过阶段性技改检修控制产量,无大规模、长时间停产,主动减产意愿极低。
- 中资企业业绩承压能力强:周期下行期通过严控费用(四费同比降16.3%)降低成本,虽部分企业亏损,但偿债能力维持稳定,整体杠杆安全,抗风险能力优于预期。
- 中资企业资本开支放缓:业绩低迷导致现金流压力,企业主动放缓远期锂盐项目建设,资本开支进入磨底期,未来锂供需错配情况将逐步缓解,锂矿周期拐点逐步接近。
五、风险提示
- 锂价持续低迷风险:市场供需预期博弈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锂价震荡可能进一步影响企业营收与利润。
- 资产减值风险:锂价下跌可能导致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同时投资收益下降,拖累净利润。
4. 关键问题
问题1:2025年Q2锂价探底至6万元/吨,但中资锂矿企业主动减产意愿仍极低,核心原因是什么?
答案:核心原因在于企业对长期需求的判断与短期成本的平衡,具体包括三点:
- 长期需求信心:锂电池仍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主流技术,长期需求刚性,企业担忧“主动减产导致市场份额被抢占”,尤其头部企业(如天齐锂业)不愿因短期价格低迷放弃长期产能优势。
- 停产成本高企:大规模、长时间停产将导致设备闲置、人员流失,重启生产需额外投入(如设备检修、人员召回),短期亏损相较于停产的固定成本与重启成本更可控。
- 成本结构差异:部分企业(如盐湖股份)凭借资源禀赋拥有低生产成本(盐湖提锂成本低于辉石、云母),6万元/吨价格仍处于其盈亏平衡点以上,无需通过减产规避亏损;而亏损企业(如盛新锂能)多为控股非矿子公司,上市公司主体可通过其他业务(如钾肥、镍钴)或阶段性技改维持运营,无需整体减产。
问题2:2025年Q2锂盐企业毛利率实现环比反转(22.36%,环比+0.8pct),但净利率仍环比下降(9.13%,环比-1.7pct),二者背离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案:二者背离的核心驱动因素是“非经营性成本(资产减值)的拖累”,具体拆解为:
- 毛利率反转的原因:Q2锂盐产量环比增长10%(29.9万吨,环比+10%),企业通过“以量补价”摊薄单位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同时部分企业(如盐湖股份)依托低成本资源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推动毛利率结束连续下跌趋势,实现环比回升。
- 净利率环比下降的原因:净利率需扣除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等,Q2部分企业因锂价下跌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如盛新锂能计提4.38亿元、天华新能计提0.98亿元),同时应收坏账损失(如天华新能0.72亿元)增加,非经营性成本的增幅超过毛利率回升带来的利润增量,最终导致净利率环比下降。
问题3:报告提出“锂矿周期拐点逐步接近”,判断这一结论的核心数据支撑与逻辑链条是什么?
答案:核心数据支撑与逻辑链条围绕“供需再平衡”展开,具体包括:
-
数据支撑:
- 供给端:2025Q2资本开支41亿元(同比-8%),H1资本开支增速(7%)较2022-2023年显著放缓,企业主动减少远期项目投资,未来锂盐新增产能将减少,供给增速逐步回落。
- 需求端:2025Q3因江西矿证扰动(停产预期)与储能订单超预期增长,锂价已出现反弹,且下半年盐湖(青海汇信、盐湖股份)、辉石(天齐锂业、雅化集团)项目投产将匹配真实需求,避免过度过剩。
- 库存端:Q2库存高位(超15万吨)后,Q3进入去库周期(8月底13.94万吨),库存压力逐步缓解,供需结构边际改善。
-
逻辑链条:资本开支放缓→未来供给增速下降→Q3需求边际改善(储能+矿证扰动)→库存去化→供需错配缓解→锂价逐步企稳→企业盈利修复→周期拐点临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