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读报】20251010:人工智能,Sora 2引领AI多模态转型

人工智能:从工具到社交生态,Sora 2引领AI多模态转型

【原报告在线阅读和下载】:20251010【MKList.com】人工智能:从工具到社交生态,Sora 2引领AI多模态转型 | 四海读报

【迅雷批量下载】:链接:https://pan.xunlei.com/s/VOXJ23RJHhoECPL5FRrVathfA1     提取码:umqb
【夸克批量下载】:链接:https://pan.quark.cn/s/fe42cc605010   提取码:j4Vv

image

1. 一段话总结

本报告(2025年10月10日发布)指出,OpenAI发布的Sora 2实现三大核心升级(音画同步、物理准确性提升、一致性与可控性增强),被称为“创意领域的ChatGPT时刻”;同步推出的Sora App凭借“客串”(复刻用户形象入AI视频)和“混剪”(提示词二创)功能,上线4天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榜,2天下载16.4万次,标志AI从工具向社交生态转型;AI视频生成市场2024年规模6.1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25.63亿美元(CAGR 20%),Sora创新“IP+创作者收入分成”模式;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训练Sora 1.0需4200-10500片H100,OpenAI加码1万亿美元算力扩张计划,8年内能源需求拟从230MW提升至250GW(+125倍);投资建议关注AI多模态、AI+IP、算力等方向,提示地缘政治、技术迭代等风险。


2. 思维导图(mindmap)

image

 


3. 详细总结

一、报告基础信息

项目 内容
报告类型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0日
核心分析师 陈涵泊(S0120524040004)、李佩京(S0120524090004)、王思(S1340525080002)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
核心逻辑 Sora 2技术升级+App社交生态落地,推动AI从工具向多模态社交转型,算力需求爆发+商业模式创新(IP分成)打开行业空间
数据来源 OpenAI官网、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Factorial Funds、中邮证券研究所

二、Sora双箭齐发:技术升级与社交生态突破

1. Sora 2:三大升级,定义创意新标杆

2025年9月30日OpenAI发布Sora 2,解决早期模型(2024年2月发布)音画不同步、物理失真等问题,被CEO奥特曼称为“创意领域的ChatGPT时刻”,核心升级如下:

升级方向 具体表现 应用场景
音画同步 自动生成匹配画面的音轨、配音、对话,无需后期合成 短视频创作、影视片段生成
物理准确性提升 精准模拟流体、重力等复杂物理现象(如奥运会体操动作) 科学模拟、游戏动画
一致性与可控性 多镜头/场景保持人物、风格连贯,精准响应用户指令 电影级叙事、系列短视频

2. Sora App:社交新物种,登顶应用榜

同步推出的Sora by OpenAI(iPhone端)以“社交化”为核心,上线即引爆市场:

  • 核心功能

    • 客串(Cameos):用户录制简短音视频验证身份后,AI可复刻形象置入任意AI场景,生成“个人专属AI视频”。
    • 混剪(Remix):支持用户通过提示词对平台视频二次创作,降低创作门槛。
  • 市场表现

    • 上线4天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榜(超越ChatGPT、Google Gemini)。
    • 邀请制+仅覆盖美加地区下,2天下载量达16.4万次,首日下载量与xAI的Grok持平,潜在空间巨大。

3. 战略转型:从工具到生态,盘活8亿用户

OpenAI通过Sora App实现核心战略升级:

  • 用户基础:当前OpenAI拥有8亿每周活跃用户(WAU)、400万开发者,API每分钟处理60亿tokens,为社交生态提供流量支撑。
  • 转型逻辑:从“单一对话工具(ChatGPT)”转向“AI社交平台”,串联“模型能力→用户场景→商业变现”链路,通过“数据飞轮(用户创作反哺模型)+社交网络(熟人共创)”构建护城河。

三、市场规模与商业模式创新

1. AI视频生成市场:2032年达25.63亿美元

AI视频生成商业化路径清晰(To C订阅+To B API),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指标 2024年 2025E 2032E 复合增速(2025-2032)
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 6.15 7.17 25.63 20%
核心驱动领域 营销广告(占比最高)
高增速领域 社交媒体(增速最快,受益多媒体技术渗透)
  • To C模式:平台提供分级订阅(免费版→尊享版,月费数元至数百元),如快手可灵、字节即梦。
  • To B模式:通过API接口服务影视、广告等行业,月费数十元至数万元,如生数科技、爱诗科技。

2. 商业模式创新:IP+创作者收入分成

OpenAI构建“IP驱动”新生态,核心为精细化控制+收入分成

  • 精细化控制:为版权方提供角色生成管理权限(类似“肖像同意”),精准管控IP使用范围。

  • 收入分成:平台将部分收入分给IP方(如好莱坞、游戏大厂、日漫出版社),同时创作者使用IP创作可获得分成。

  • 价值体现

    • IP方:沉睡IP资产变现(如经典角色二次创作),通过数据反馈优化后续创作。
    • 创作者:低成本、合规使用知名IP,核心能力从“技术操作”转向“提示词与审美”,爆款视频可获分成。

四、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与1万亿美元扩张

1. Sora驱动算力“军备竞赛”

AI多模态(视频生成)对算力需求远超文本/图像:

  • 训练阶段:据Factorial Funds,训练Sora 1.0模型1个月需4200-10500片英伟达H100 GPU,峰值期需72万片H100
  • 推理阶段:生成1分钟Sora视频的计算量,比GPT-4生成1000个Token、DiT生成1张512×512图像高数个数量级,单片H100生成1分钟视频需渲染12分钟。

2. OpenAI 1万亿美元算力扩张计划

为支撑算力需求,OpenAI密集签署大额合同,长期能源需求目标激进:

合作方 合同内容 金额/规模
甲骨文(Oracle) 5年算力供应,2027年生效 3000亿美元
英伟达(NVIDIA) 数千兆瓦(GW)数据中心,逐步投资 最高1000亿美元
AMD 4年合作,提供数十万块GPU,部署6吉瓦(GW)算力
全球基建 美国得州计算中心(占地堪比纽约中央公园) 总投资1万亿美元
  • 能源需求目标:2025年初算力能耗230MW→2025年底超2GW→2033年达250GW,8年内提升125倍(超过当前印度全国算力能耗)。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投资建议:五大核心方向

投资方向 标的 核心逻辑
AI多模态 万兴科技、虹软科技、当虹科技、中科创达 受益Sora带动的多模态创作需求,视频生成、图像处理能力领先
AI+IP 阜博集团、视觉中国、中文在线、光线传媒 IP版权管理、IP二次创作分成,享受Sora生态IP变现红利
AI Agent 鼎捷数智、泛微网络、用友网络、金山办公 智能体技术赋能企业服务,提升办公、管理效率
国产算力 寒武纪、浪潮信息、曙光数创、拓维信息 国内算力自主可控需求,替代海外GPU,支撑大模型训练
海外算力 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工业富联、英维克 受益OpenAI算力扩张,光模块、数据中心配套需求爆发

2. 风险提示

  1. 地缘政治与贸易风险:核心芯片(如GPU)出口管制可能导致算力供应链中断。
  2.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Sora后续版本若无法持续提升生成质量,可能影响用户留存与商业化。
  3. 算力供应不及预期:国内算力产能落地滞后,或海外合作受阻,拖累大模型训推节奏。
  4. 行业竞争加剧:Google、Meta等大厂加速推出AI多模态产品,挤压市场份额。

4. 关键问题

问题1:Sora App的“客串”和“混剪”功能为何被称为“AI社交新物种”?这两个功能如何解决AI社交的核心痛点?

答案:“新物种”定位与痛点解决逻辑如下:

  1. “新物种”的核心原因:① 突破工具属性:传统AI视频工具(如快手可灵)仅提供“生成功能”,而Sora App通过“客串+混剪”将AI与社交结合,首次实现“AI生成内容的社交化传播”,类似“AI时代的TikTok”;② 低门槛共创:无需专业技术,用户通过“形象复刻”(客串)和“提示词二创”(混剪)即可参与创作,降低社交参与门槛,上线2天下载16.4万次验证需求。
  2. 解决AI社交核心痛点:① 身份认同痛点:“客串”功能让用户将个人形象置入AI场景(如与明星AI同框),解决传统AI内容“无个人关联”的疏离感,增强用户情感连接;② 创作效率痛点:“混剪”功能支持对平台视频二次创作,用户无需从零生成,仅需输入提示词即可产出个性化内容,解决“AI生成耗时久、门槛高”的问题;③ 社交互动痛点:用户可分享“客串视频”至社交网络,引发熟人互动(如亲友间AI场景共创),解决AI内容“传播性弱”的问题,构建“生成-分享-再创作”的社交闭环。

问题2:Sora推动的“IP+创作者收入分成”模式,对影视、游戏等IP方与普通创作者分别带来哪些价值?该模式落地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答案:模式价值与落地挑战如下:

  1. 对IP方的价值:① 资产盘活:影视、游戏IP(如蝙蝠侠、皮卡丘)的“沉睡资产”(旧角色、未开发剧情)可通过创作者二次创作变现,形成“24小时盈利渠道”;② IP热度维持:全球创作者的二创内容可持续扩大IP影响力(如小众日漫通过Sora翻红),数据反馈(如哪个角色最受欢迎)还可指导IP后续开发(如推出衍生作品);③ 低成本运营:无需IP方主动创作,仅通过授权与分成即可实现IP运营,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
  2. 对创作者的价值:① 合规使用IP:以往未经授权使用IP可能侵权,Sora模式下创作者可合法使用知名IP,避免法律风险;② 降低创作门槛:核心能力从“技术操作”转向“提示词设计与审美”,即使非专业创作者也能产出高热度IP内容;③ 收益提升:爆款二创视频可获得平台分成,突破“免费创作无收益”的困境,激发创作积极性。
  3. 落地挑战:① 版权确权难:部分IP权属复杂(如老动画涉及多版权方),精细化控制(如角色使用范围)难以落地;② 分成比例争议:IP方与创作者的分成比例(如平台抽成后剩余部分如何分配)可能引发纠纷;③ 内容质量管控:大量二创内容可能出现低俗、偏离IP定位的情况,平台需建立高效审核机制,避免损害IP形象。

问题3:OpenAI计划8年内将算力能源需求提升125倍(230MW→250GW),这一目标的可行性如何?对全球算力产业链(如GPU、数据中心配套)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目标可行性与产业链影响如下:

  1. 目标可行性分析:① 可行性支撑:OpenAI已签署1万亿美元算力合同(英伟达、AMD等),且全球数据中心基建加速(如美国得州超大型计算中心),同时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占比提升(2025年占比约40%),可部分缓解能源压力;② 挑战:250GW能源需求相当于当前印度全国算力能耗,需突破电网容量(如偏远地区算力中心需配套输电线路)、可再生能源稳定性(需储能配套)、成本压力(1万亿美元投资对OpenAI现金流构成考验)三大难题,短期(3-5年)或难达预期,但长期(8年)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下具备可行性。
  2. 对算力产业链的影响:① GPU厂商:英伟达、AMD直接受益,预计2025-2033年OpenAI相关GPU采购量超1亿片,带动GPU行业规模年复合增长30%+,同时推动GPU技术迭代(如更高算力密度的H200、MI500);② 数据中心配套: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液冷设备(英维克、高澜股份)、储能(科华数据)需求爆发,例如每1GW算力需配套约1.2万只100G光模块,250GW对应300万只需求;③ 能源与基建: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土地资源(如得州计算中心占地)需求增加,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④ 国产替代加速:海外GPU供应若受地缘政治影响,国内寒武纪、云天励飞等厂商有望加速替代,国产算力产业链(如昇腾芯片、华为云)获得发展机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本文“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作者!
点赞12打赏作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