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读报】2025112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6年上半年投资策略

零碳纪元启华章,曦源永续万代春

【原报告在线阅读和下载】:20251124【MKList.com】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6年上半年投资策略:零碳纪元启华章,曦源永续万代春 | 四海读报

【迅雷批量下载】:链接:https://pan.xunlei.com/s/VOXJ23RJHhoECPL5FRrVathfA1     提取码:umqb
【夸克批量下载】:链接:https://pan.quark.cn/s/fe42cc605010   提取码:j4Vv

image

1. 一段话总结

2025年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呈现分化态势,光伏行业深陷“内卷” ,2025年前三季度板块归母净利润亏损68.6亿元,资本开支同比收缩46.4%,但行业正通过反内卷政策(如17家龙头组建产业联合体)与技术创新(BC电池、钙钛矿)向“价值战”转型;储能行业需求爆发 ,国内储能电芯满产且订单排至2026年初,政策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亿千瓦(带动投资2500亿元),全球2030年累计装机预计1950GWh,中国厂商凭借成本优势(LCOE更低)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2026年上半年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布局的头部企业,同时警惕全球市场波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及预期等风险。


2. 思维导图(mindmap)

image

 


3. 详细总结

一、2025年行业整体表现

(一)光伏行业:深陷内卷,转型在即

  1. 业绩与经营压力
    2025年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加剧,企业普遍亏损,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指标 2025年前三季度 同比变化 2025Q3 同比变化 核心原因
    营业收入(亿元) 6300.0 -11.3% 2166.2 -8.0% 产业链价格同比下滑
    归母净利润(亿元) -68.6 亏损扩大 10.8 由负转正 部分企业技术产品溢价显现
    资本支出(亿元) 518.6 -46.4% 159.6 -37.9% 企业收缩产能,聚焦技术

    价格端,2025年11月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2万元/吨(较年内低点+49%),但组件价格仍处低位(双玻N型TOPCon组件0.693元/W),未明显复苏。

  2. 反内卷政策与产业整合

    • 政策层面:国家推动市场化兼并重组,17家光伏龙头组建产业联合体,计划通过“以大收小”收购过剩产能并关停,预计2026年多晶硅价格回归6-6.5万元/吨合理区间。
    • 需求拓展:《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开拓新能源供暖、绿电直连等新场景,“十五五”规划明确建设100个国家级零碳园区,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3. 技术创新突破

    • BC电池: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主导,2024年市占率5%(+4.1pct),BC组件功率650-655W(较TOPCon高20-30W),2025年底隆基BC产能预计达50GW。
    • 钙钛矿:隆基绿能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5%,通威股份突破34.78%,GW级产线落地,中长期降本后有望商业化。

(二)储能行业:需求爆发,全球扩张

  1. 市场需求与产能

    • 国内:2025年9月央视报道显示,储能电芯满产,订单排至2026年初,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降80%,部分地区度电成本低于0.2元。
    • 全球: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65.4GW(+81.1%),中国占比59.1%(连续三年新增第一);CESA预测2030年全球累计装机达1950GWh。
  2. 政策与技术驱动

    • 政策目标:《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1.8亿千瓦,带动投资2500亿元;136号文推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储能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驱动。
    • 技术路线: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占97.5%)为主,构网型储能成新方向(阳光电源获全球首个构网认证,应用于沙特NEOM等项目),长时储能(4-8小时)需求提升。
  3. 海外市场机遇
    2025年1-9月中国储能新增出海订单214.7GWh(+131.75%),企业凭借成本优势(LCOE更低)在海外中标优势显著,重点市场需求如下表:

    海外市场 核心驱动因素 2025年关键政策/事件
    中东 能源转型(沙特“2030愿景”)、停电危机 沙特NEOM项目(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
    澳洲 30%户储补贴、高电价 “廉价家用电池计划”(7月实施,投资回收期缩至5年)
    美国 ITC补贴延期至2036年、电网老化 OBBB法案修正,放松技术限制,刺激进口需求
    欧洲 动态电价拉大峰谷差、电网消纳压力 工商储市场高速增长,长期储能需求凸显

二、2026年上半年核心趋势与投资建议

(一)行业趋势

  1. 光伏:行业集中度提升,技术驱动增长,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乐观预期630GW(+18.9%),2030年预计1078GW,BC电池、钙钛矿等技术主导增量市场。
  2. 储能:国内规模化建设加速,海外需求高增,构网型、长时储能技术突破,中国厂商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

(二)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与产业链韧性的头部企业,具体标的如下表:

代码 公司名称 核心逻辑 2026E PE(倍) 评级
601012 隆基绿能 BC电池龙头,2025年底BC产能50GW 44 买入
600438 通威股份 钙钛矿技术领先,硅料成本优势显著 38 买入
300274 阳光电源 储能变流器全球市占领先,构网技术突破 24 买入
300763 锦浪科技 户用储能逆变器龙头,海外渠道完善 19 买入
605117 德业股份 工商业储能优势显著,盈利能力强 16 买入

三、风险提示

  1. 全球光伏市场波动风险:贸易摩擦、宏观经济影响区域需求,2024年中国组件出口额同比降30.0%,需警惕政策变动。
  2.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及预期风险:电网投资、新能源消纳进度滞后,影响光伏、储能项目落地,2025年1-9月电网投资同比+9.9%,需关注后续推进。
  3.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硅料、锂、钴等价格波动影响成本,2025年多晶硅价格波动49%,直接冲击企业盈利。
  4. 技术研发风险:BC电池、钙钛矿等技术量产不及预期,2024年异质结电池市占仅3.3%,技术迭代存在不确定性。

4. 关键问题

问题1: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核心举措与效果预期如何?技术创新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答案: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核心举措聚焦供给侧整合需求端拓展

  • 供给侧:17家龙头组建产业联合体,通过“以大收小”收购过剩产能并永久关停,预计2026年多晶硅价格从5万元/吨回归6-6.5万元/吨合理区间,化解产能过剩(2024年硅料产能1400GW超全球需求530GW);政策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推动落后产能退出,2025年光伏资本开支同比收缩46.4%,新增产能减少。
  • 需求端:开拓新能源供暖、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新场景,“十五五”规划建设100个国家级零碳园区,推动分布式光伏(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127.9GW,+50.1%)与光伏+储能一体化。

技术创新是“反内卷”的关键突破点:通过BC电池、钙钛矿等技术构建代差,摆脱同质化竞争。例如,BC电池2024年市占率5%,隆基BC组件功率较TOPCon高20-30W,海外高端市场有溢价;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5%,中长期降本后将打开增量空间,头部企业(隆基、通威)通过逆周期技术投资穿越周期,提升行业集中度。

问题2:储能行业2026年上半年的核心增长动力是什么?国内与海外市场的需求逻辑有何差异?

答案:2026年上半年储能行业核心增长动力来自政策驱动技术降本海外扩张

  1. 政策驱动:国内《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要求2027年装机1.8亿千瓦(2024年基数78.3GW,CAGR 60.5%),136号文推动电价市场化,储能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套利(峰谷差拉大);海外美国ITC补贴延期至2036年、澳洲30%户储补贴,刺激需求。
  2. 技术降本: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降80%,新一代电芯可再降40%,部分地区度电成本低于0.2元,经济性凸显。
  3. 海外扩张:中国厂商LCOE优势显著,2025年1-9月出海订单214.7GWh(+131.75%),中东、澳洲等市场需求爆发。

国内与海外市场需求逻辑差异如下:

  • 国内:以发电侧+电网侧为主,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中发电侧占比超60%,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消纳(光伏渗透率9.8%)与电网稳定,政策强制配储与市场化套利(峰谷价差)双驱动。
  • 海外:以户用+工商业为主,欧洲、澳洲户储占比超50%,核心逻辑是高电价(欧洲居民电价约0.3欧元/度)与供电可靠性(中东停电频繁),补贴政策(澳洲30%折扣)进一步提升经济性。

问题3:2026年上半年光伏与储能行业的投资主线有何不同?分别应关注哪些核心指标与标的特征?

答案:2026年上半年光伏与储能行业投资主线差异显著,核心指标与标的特征如下:

行业 投资主线 核心关注指标 标的特征
光伏 技术迭代+集中度提升 1. 技术渗透率(BC电池2025年市占目标10%);
2. 资本开支结构(研发投入占比);
3. 海外溢价(BC组件海外价差)
1. 技术龙头(BC/钙钛矿布局深);
2. 现金流充裕(抗周期能力强);
3. 全球化布局(对冲国内价格压力)
储能 全球化+技术升级 1. 海外订单增速(2025年1-9月+131.75%);
2. 储能系统成本(目标降40%);
3. 构网型储能项目落地
1. 逆变器/电芯全球市占领先;
2. 技术壁垒(构网、长时储能);
3. 海外渠道完善(欧洲/澳洲本地化)

具体来看:

  • 光伏主线:聚焦技术驱动型企业,如隆基绿能(BC产能50GW)、通威股份(钙钛矿效率34.78%),核心看技术量产进度与海外溢价能力,规避单纯规模扩张、无技术壁垒的企业。
  • 储能主线:聚焦全球化+技术型企业,如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全球市占20%+,构网技术落地沙特项目)、锦浪科技(户用储能海外渠道完善),核心看海外订单增速与成本控制能力,规避依赖国内政策补贴、海外竞争力弱的企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如本文“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作者!
点赞10打赏作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